首页 > 资讯 > 土建工程 > 正文

高科技修复国宝千手观音 竟意外发现隐藏千年的秘密

  • 专业分类:土建工程
  • 2015-07-23 11:29



真相永远在最后揭晓~


千手观音修复后


千手观音修复前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简介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的南崖,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公元1174-1252)年间,为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年间,石龛高7.7米、宽12.5米,造像雕刻于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有1007只手臂,状如孔雀开屏。

   由于高温高湿气候环境和酸雨的影响,“千手观音”病情严重,很多造像产生渗水、细部风化、岩体断裂、垮落破坏及金箔变色起壳剥落等病害。


现状调查

   从2007年开始,多学科的专家项目组按国际标准,运用了诸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X光探伤技术等技术手段,完成了千手观音造像的现状调查。

   国家文物局将修复工作确定为“一号”保护工程。2008年7月-2011年1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机构,建立起一支专家工作队。


启动修复

   2011年4月,修复工程正式动工。修复工程中会使用大量古法工艺。“千手观音金箔之下的红色是猪血混合了硫化汞而成,这就是典型的宋代工艺。因此此次修复,也会还原宋代手艺。


重新面世

   这龛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的造像,将于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3日)正式与游客见面。


修复中使用的高科技技术

1、工业X光探伤


图仅供参考

   尽管运用X光机对可移动文物拍照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将X光机用于千手观音这样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上,在国内尚属首次。X光探伤相当于体检中的胸透,可以发现隐藏于表面之下的裂缝。通过X光探伤发现,千手观音百分之八十的手印内部都有断裂或裂隙的情况。


2、红外热像探测 

图仅供参考

   为了更清晰、准确地评估千手观音造像的稳定性,修复团队在增加X光探伤统计部位的同时,还采用了红外热像探测方法,对X光探伤已测试部位进行多角度校正及评估,并对X光探伤无法覆盖区域进行全面检测。


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图仅供参考

   修复中应用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千手观音造像真实现状的测绘与数字化保存。在2009年至2010年间,修复团队利用5种以上不同功能的三维扫描仪器对千手观音造像进行研究测量。仪器发射激光,再由计算机运算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千手观音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根手指的长度、弯曲的角度、每一件法器的位置、甚至每一块金箔翘起多少毫米都被准确记录,精确到50微米。


4、三维视频显微镜


   包含:HT-108变焦显微镜体,2D/3D观察镜头,1x标准物镜和1x视频连接器 , LED环形灯,72颗粒,黑色防静电金属外壳,亮度连续可调,四区分别控制光源,HA-TS50白底导轨底座,USB数字高清高速相机 ,VMS3.5测量软件和1片光学校准尺,数字显微图像系统:300万像素,分辨率2048X1536,USB2.0高速传输接口,1/2"CMOS,30f/s,十字刻度线功能,自动白平衡。


5、激光拉曼光谱测样


   拉曼光谱法是研究化合物分子受光照射后所产生的散射,散射光与入射光能级差和化合物振动频率、转动频率的关系的分析方法。 与红外光谱类似,拉曼光谱是一种振动光谱技术。所不同的是,前者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变化相关,而拉曼效应则是分子极化率改变的结果,被测量的是非弹性的散射辐。


豆工语


最后豆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哈哈`(*∩_∩*)′

传说中的千手观音共有1007只手,而其到底有多少只手呢?此次修复中通过近景摄影测量设备,最终形成了整龛造像的高清影像图,千手观音造像手的总数也被确定为830只。


每日学习跬步千里,豆丁施工与你同行!

文/豆丁施工

本文由豆丁施工编辑,转载请注明。


近期微信公众号“豆丁建筑”将有一次大规模的活动,欢迎对建筑设计方面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关注“豆丁建筑”或者“doudingjz(长按可复制)


豆丁施工每天干货分享,告诉你知道的不寻常的事情和你不留意的知识。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