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建筑设计 > 正文

只花6万就造出300㎡别墅,姑娘带男友开耕山林,折腾出了满是小惊喜的田园生活

  • 专业分类:建筑设计
  • 2016-10-24 09:48

25岁,你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打着字拉着表格记着数据,急急忙忙扒完碗里的饭又重新坐回了座位。


有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很辛苦,有时候又觉得咬咬牙也都能忍。于是一天又一天,25岁过去了,26岁过去了……慢慢的你开始后悔,为什么在年少的时候,连选择往自己喜欢的那条路走,都迈不出第一步。


茹萍的25岁不一样。


这个年纪,她跟着黑土先生(以前是男票,现在领证啦~)回到了他的故乡。


两个人花了6万块钱积蓄,在福建诏安的山里造了一座300㎡的房子,带面向院子能照进阳光的大玻璃窗,可以晒太阳,也可以听雨滴。


在身旁的人都朝着繁华奋勇前进的时候,茹萍选择了和大多数人相反的方向,去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不等待“哪一天”去实现梦想,而是此时此刻,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天醒来,茹萍会沿着河晨跑去卖菜的市场,或者爬到山上,去看不一样的花花草草;窝在工作室里,拿着一把剪刀,尽力记下面前植物的名字,再把它们做成标本,镶在墙上。


她说自己的生活,看似平静,其实却是波涛汹涌。


听说茹萍生活的人,都在羡慕茹萍的生活。


时间稍稍往前一些,那时她还在中央美院读书,学的是艺术史。茹萍从小就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只不过在美院,这个爱好看起来一点都不酷。


于是整个大学,她都在学一些新的东西,喜欢法语,寒假就去法盟学;喜欢艺术治疗,就去考心理咨询师。沙画、摄影、版画,古建筑模型制作……各种各样的技能,茹萍一股脑儿全学了。


只不过到后来,法语只记得bonjour,心理咨询从没有过实战经验,PS还用得磕磕绊绊,沙画台已经灰上加灰……

茹萍的画和植物手作


大学四年快要结束,茹萍开始放慢脚步去思考。思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思考喜欢和热爱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喜欢是尝试,热爱是坚持。


念叨着这句话的时候,茹萍想到的是从小到大喜欢的植物。


那之后,植物就是茹萍手里最放不下的东西了。


2014年,她把家里自己的房间和隔壁的废弃置物间打通,在家里倒腾出一个30多平米的工作室,门口挂着一个小牌子:一朵工作室(Adore Flower Studio)。


不久后茹萍把工作室搬到了厦门,后来又干脆把工作室搬进黑土先生的老家——福建闽南诏安。


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在森林里找了一块地方,花了两个月,造了一座自己的房子。


山里的地杂草多,还坑坑洼洼,茹萍请来了挖土机帮忙。



清理完杂草后,

划分出房子的布局,打好地基。


水泥要学着和,

砖也要自己学着砌,


庭院用山上砍来的新鲜竹子作篱笆,

碎石铺地。

脚踩的小石板砖,

茹萍也学着用水泥给填填满。


房子是白色的钢板结构,藏在森林里,

茹萍特意把面向院子的这一整面墙,

都做成了玻璃面的,

这样一来,怎么着,

都能看见外面的好景色了。


所有的结构都完成后,

茹萍就开始用植物填满这个院落。

落地玻璃窗前、石阶边沿、空地上,

哪儿哪儿都有植物的影子。




夜里灯一打,

也是一番好景象。


刚把房子装好的时候,里面还是什么也没有,可灯一打,真的很美


至于屋子里的家具装饰,要不就是茹萍拉着黑土先生自己做的,要不就是在旧货市场淘来的旧东西。


带着N个孔的木板墙,是茹萍看了国外设计网上的图片之后,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做的。


黑土先生负责切开木头,



茹萍就在另一边负责打孔,

两个以前从来没做过木工的人,

做起这工作来却是顺手得很。


茹萍在给她客厅的多功能墙打孔


等把整面木板砌上墙,

再钉上一些木棒、木板,

一个多功能装饰墙就做完了。



厅里摆的桌子凳子,

大多是收来的老旧家具,

稍微一打磨,再刷上一层漆,

就是带着复古风又接地气的好东西。


顶上的吊灯是茹萍自己做的,

从地里拖来了村民砍下的荔枝树枝干,

吊在顶上,缠上灯泡,完美。


落地窗上,

常会有各种客人拜访,

茹萍也不会赶它们,

而是拍下来,介绍又是来自哪里的“王子”,

偶尔,还会给它们画上一幅画。



屋子另一头,

茹萍还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工作室

满眼的绿色,都是她喜欢的调调。

一边可以给黑土先生安安静静坐着编程,

一边可以让自己定心画些小画。



工作台的墙壁上,

挂着的都是茹萍临摹的植物作品。

阳光抛洒进来,

好像印在纸上的花草都是活的。


除了这个满眼绿色的工作室,茹萍还有一间干燥花房。


摘下的植物容易枯萎,南方的天气又总是潮湿,把它们做干燥处理,就能保存在自己的视线里更久一些。



山里的枯枝树叶,

在别人眼里大概都是可有可无的垃圾,

可放到茹萍手上,

就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用玻璃制的小方盒裱起来,好不可爱。



之前在厦门的工作室,墙上多的也是植物标本,茹萍说自己不是很擅长去记名字,不喜欢那些一下子惊艳却没得挖掘的东西。


相比鲜花绿植,茹萍总是更喜欢干燥植物,因为干燥植物是饱经沧桑的智者。相比花苞,茹萍又更喜欢叶子,因为叶子色泽饱满又不轻浮,是有故事的家伙。


茹萍过去在厦门的工作室


人天生对复古的东西都有特殊的好感,因为那代表回忆代表经历。尤其喜欢时间给物体留下的痕迹。”


斑驳状、低饱和度色调、沧桑感都是我无法抵抗的东西。或许时间无法带走的才是最本质的。


也难怪,工作室里总有那些老物件的身影,转不动的老旧电风扇,踩不动的生锈缝纫机,还有别人扔在家门口的酒坛子……



工作室搬了,茹萍还是没变,

还是爱老旧的复古风,

还是爱干燥的花草,

还是爱窝在工作室里,

动手做一些和植物有关的小玩意,


从山里带回来的花草,

她喜欢用画笔记录下它们的样子,



一边记着它们的名字,

一边修修剪剪,



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下一秒手里出现的会是什么。

有时是发夹,有时是戒指,

有时是花环,有时又是发箍……



长相可爱的多肉和小花草,

茹萍会把它们小心地花在鹅卵石上,

算是给它们留下的一幅别致的肖像画。




简单的玉米棒子,

晒干之后,茹萍也有自己的用处。


包在外头的叶子,

可以做成素雅的荷花,

或者是菊花的样子,



掰到最后的玉米棒头,

也能是花的样子。


让植物和手工艺品的结合成为可能,把植物迁移到任何可能的领域。幸运的话,也许还可以改变大家对植物的看法,花儿不仅可以装在瓶中,绿植也不仅可以种在盆里。


这些都是茹萍在做的事。


其他时候,茹萍爱拍照,给手里的植物拍,给山里的树拍,给山里的水拍,还总是嚷着,自己上辈子来自森林。


她在努力变成她说的那种“可敬”的人,一个可以对身边平凡事物肃然起敬的人。



茹萍的25岁,好像和别人的25岁很不一样。


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怎么把重复繁琐的一切都剔除,去做那些自己喜欢的事。她说,一辈子太短太短,实在没有时间去活给别人看。


只有时间无法带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像她的热爱,像她的坚持,还像她一脚迈开走去反方向的勇气。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号:开始吧(ID:kaishizhongchou)


喜欢是尝试,而热爱,是坚持。

每个人都有过以箩筐计算的梦想,

可很少有人知道,

哪个才是时间无法带走的,

哪个才是需要穷尽一生去抓住的。


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微信号:dianshenbulei,谢谢!

请关注豆丁建筑,添加微信号:doudingjz,或是扫描下方二维码!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