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土建工程 > 正文

惊!投用半年的高铁站竟变身水帘洞

  • 专业分类:土建工程
  • 2015-07-29 10:07

江西抚州的一个高铁站投入使用仅半年就漏雨严重,这是火车站漏雨的一起最新案例。

22日下午,抚州东站一位主要负责人告诉告诉澎湃新闻,漏雨情况属实,主要发生1号站台,漏雨点有七、八处。

7月21日下午,雨停后,高铁抚州东站1站台雨棚仍在滴水,站台上有十多滩水迹

该负责人透露,因漏雨问题,四、五个月前,中铁八局曾派人来修理过一次。他认为,之所以会发生漏雨,跟施工单位有关,该高铁站由中铁八局承建。


据江西媒体“大江网抚州频道 ”报道,7个月前,2014年12月10日,抚州东站投入使用,站内设侧式站台2座,站台雨棚覆盖面积10125平方米。


著名防水专家、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叶林标告诉澎湃新闻,使用不过关的材料及施工不合格,就有可能导致建筑物漏水,材料和施工是引起建筑物漏水的主要原因,但目前低价中标是普遍现象。


前述抚州东站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发生漏雨的站台雨棚旁边,就是高铁运行所需的高压电线,误触有生命危险,所以,修理时需要停电。“只能晚上修理,因为白天要跑车”。经历一次修理后,目前又发生的漏雨情况,抚州东站已经报至上级主管单位。


抚州东站是沪昆高速铁路杭长客运专线在江西省抚州市内设立的唯一的火车站,它距离抚州市中心39公里,距离抚州市东乡县县城2.5公里。


22日下午,《中华建筑报•防水周刊》执行主编俞明辉告诉澎湃新闻,21日下午16时许,他在抚州东站在1号站台等车,当时雨已经停了,但站台水迹上方的雨棚还在滴水,滴水处的雨棚钢梁已经锈蚀。俞明辉说,自己很惊讶,因为这个高铁站通车才半年多,但他在1号站台上看到有10多滩类似的水迹,“漏雨情况严重,2号站台上也有”。


澎湃新闻检索发现,类似漏雨情况在中国多个火车站都发生过。

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总投资约300个亿,号称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亚洲第一站。据中新网报道,2011年7月,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开通仅十余天就出现屋顶漏雨的现象,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指挥部副指挥长包文琪回应称,该站屋顶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全部由钢结构和玻璃构成,而非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所以有一定的漏水点是必然的,本来应该在建成前期进行漏水点检测,但是屋顶面积过大,只能靠“老天”来检测漏水点。

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换乘大厅的大理石地面已发生破裂,漏水严重的区域摆放着水桶接水

此外,南京南站还出现地基下沉现象,包文琪回应称,系设计方案中的特别工艺。


石家庄新火车站于2012年12月21日启用,一年半后,2014年8月28日晚,石家庄市遭遇强降雨,石家庄新火车站候车大厅出现大面积漏雨,惊现“水帘洞景观”。该火车站是北京铁路局直属火车站之一,30日上午,北京铁路局在官方微博通报称,8月28日夜间,石家庄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冰雹,造成石家庄站屋顶短时大量积水并漏雨。

石家庄新火车站候车大厅出现大面积漏雨

小康杂志社主办的《小康•财智》2013年报道称,建筑渗漏被称为“建筑癌症”,已成为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建筑结构),而建筑防水材料造假几乎已经成为了公开的行业秘密,超低的门槛,缺失的监管,高额的利润,层层分包、转包的建设方式,给劣质防水材料的销售提供了温床,此外,很多建筑工程实行的最低价中标制度,也为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提供了泛滥的机会。



(内容源自网澎湃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日学习跬步千里,豆丁施工与你同行!

编辑整理:豆丁施工 转载请注明



近期微信公众号“豆丁建筑”将有一次大规模的活动,欢迎对建筑设计方面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关注“豆丁建筑”或者“doudingjz(长按可复制)



豆丁施工每天干货分享,告诉你知道的不寻常的事情和你不留意的知识。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