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道路工程 > 正文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公路?为建它,平均每公里死1人重伤0.5人!

  • 专业分类:道路工程
  • 2017-08-25 08:57

出品| 网易新闻学院

作者| 铁流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修筑了中巴公路,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气候致使沿途极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给施工过程带来重重困难,施工中中巴双方共有数百名建设者牺牲。


中巴公路红其拉甫段(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中巴公路,又称中巴友谊公路、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气候导致沿途极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因此中巴公路被称为公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雪崩、塌方、滑坡……这又是一条天路


中巴公路途经之地山峦叠嶂,绝壁千仞,光是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就有100余座,公路全段海拔最低点只有几百米,而最高点可以达到四千六百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公路。


中巴公路示意图


中巴公路以红其拉甫界碑为分界,在中国境内415公里,由中国建设者于1966年当年基本修筑完成,而巴基斯坦境内路段,由于修建过于艰险已经大幅超出了巴基斯坦的基建能力,当中国完成中巴公路国内段之时,巴基斯坦只修筑了500公里的毛路,其中真正能够通畅使用的只有25公里。


这样的情况下,后来中国又援建了公路在巴基斯坦境内的613公里。此外,中国还无偿提供全部的筑路机械和设备,并为巴基斯坦配属野战医院,为巴基斯坦工兵和民工提供医疗服务。公路全线于1978年6月全部完工,1986年5月正式向社会开放。


然而,中巴公路地质复杂,雪崩、塌方、山体滑坡、积雪积冰等灾害时常发生,2005年11月,由于巴基斯坦境内发生强烈地震,中巴公路遭遇严重破坏,随后中巴双方决定对公路进行改扩建,2008年2月,改扩建工程开工。


2010年,阿达巴德地区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滑坡体截断山下河流形成一个20多公里长的堰塞湖。喀喇昆仑公路部分被淹没,通行中断。2012年7月,堰塞湖改线段项目开工。

2015年1月15日,在巴基斯坦北部堰塞湖隧道内,中国建设者正在进行隧道主体工程施工

中巴公路修筑难度之大可见一斑,是名副其实的“天路”。


一年8个月冬天的缺氧高原,施工困难百倍


由于中巴公路要穿过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南喜马拉雅山脉,严寒气候和高原缺氧自始至终困扰着中国筑路队,加上交通不便和千里无人烟,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工人连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无法满足。


1、山脉纵横,冰雪广布,每年8个月是冬天

中国至巴基斯坦地形示意


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山多不胜数,其中就包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整个山系的37%被冰雪覆盖,拥有着5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冰川,其中一条还是全世界除极地区域外最长的冰川。


为了赶工期,工人们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施工,在夜晚打着马灯指挥推土机前进,而他们背后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

喀喇昆仑山区的冬天气温在零下30度以下,而且冬季从第一年的10月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5月,三个冬季就相当于两年时间,为了赶工期,中国筑路队选择了冬季施工,顶着狂风暴雪搏斗。


2、水烧不开,饭煮不熟,高原反应严重

在中巴边界,当地的平均海拔是4700米至52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不仅水烧不开,饭煮不熟,很多中国工人在此产生高原反应,呕吐、心跳加速,鼻孔出血,甚至有人昏迷乃至发展成肺水肿和脑水肿等疾病。在山下能扛100公斤的棒小伙,在山上连10斤都提不动。

3、悬崖绝壁,暗滩急流,物资只能手挑肩扛

筑路工人在距红其拉甫77公里处修筑便道工程时,各支筑路队驻扎地的海拔在3000米到4700米之间,由于根本没有路,工程器材和生活物质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力搬运。

在施工中,没有模板就用土模代替;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力拌混凝土;没有震动机就用钢纤捣实,没有推土机就用双手搬石块,用麻袋装运砾土;没有生活炊具,就用青石板烤大饼,罐头盒煮稀饭......爆破队背着爆破器材,爬高山、涉急流、翻悬崖、攀绝壁,白天如猿猴一般在山中串行,夜晚打着马灯打炮眼,一边行军,一边炸山开路。


修路队=敢死队?雪崩洪水中险象环生


中巴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路线所经的绝大多数山体岩石风化严重,石质破碎,节理发育而互相切割,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恶劣的地质条件对中国筑路队造成了巨大威胁。

喀喇昆仑公路上的堰塞湖和摆渡船


1、洪水围困,派出敢死队才顺利脱险

1969年7月,红其拉甫河上游爆发大洪水,平时水宽几米到几十米的河面,短时间涨到100米到200米,19天不见减退,40天交通断绝,比尔里以上的7座刚架便桥,一夜之间摧毁6座,数十段路基被冲毁,施工队伍被分割数段。

处于施工前段的1500余名工人陷入断粮、断柴、砸铺板、烧板凳、喝生水的境地。更糟糕的是,有271名工人被困在一个三面环水的绝壁下,12天与外界隔绝,只有架通连接对岸的钢索,才能脱险。而连接对岸的只有一条平时用来测水的铅丝,没有人知道这根铅丝能不能经得住一个人的重量,而一旦铅丝断了人落河中必死无疑。最后不得不派出敢死队,利用钢丝攀滑到对岸,架起吊桥才顺利脱险。

2、雪崩:撤离不及时便车翻人亡

1969年,工地筑路指挥部设在距红其拉甫52公里的红其拉甫河谷的狄赫,山上几万立方米雪块突然崩塌,给指挥部及正在修筑的公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日入甫河与红其拉甫河汇流处左岸,雪崩把一辆大货车推出数十米,车翻河滩,雪埋1人。

1970年3月25日,一个排的工人在接到撤回命令后还来不及撤出就发生了雪崩,雪崩直接把30米深的河谷填平后又冲到对面的山上,一些工人也一并被冲到山上。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有人牺牲的消息。队员们每天都会相互道保重,祝安全,互相鼓励。


600人遇难,314人重伤,这条路是用生命修的


1、飞石乱走事故常发

中巴公路巴基斯坦境内从220公里至230公里路段是一个咽喉要道,哈尔特山陡峭的山体如饼干状片石堆积,一遇风吹即有滚石跌落。兵团援外史志对它的记载是“山体呈片石状,故称‘饼干山’,很酥脆,常流飞石,事故不断”,而“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吹满地石乱走”则是筑路工人中间流传的顺口溜。

为了治理岩崩,筑路队修筑了大量防护墙,仅防护墙的砌筑量就高达64万立方米。如果每一米按3个立方的砌筑量计算,那么,防护墙的总长度已经超过了200多公里。

2、爆破过程对工人生命造成多种威胁

除了岩崩之外,狂风、塌方也威胁着中国工人的生命,而爆破工作就更加凶险。

在爆破过程中,有在悬崖峭壁钻孔时发生岩崩而牺牲的,有因绳断摔下深谷的,有在安放炸药时因意外引发火药爆炸被炸粉身碎骨的,还有因排哑炮而牺牲的……

根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中巴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有600余建设者遇难,314人重伤,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建有中国烈士陵园,埋葬着88名在援助巴方建设中巴公路过程中遇难的中国工程人员的遗体,而中方建设者实际遇难人数没有确切数字。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光荣牺牲同志之墓,88位中国筑路人长眠于此


结语


中巴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目前,2008年启动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扩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将由现在的10米宽扩为30米宽,车辆时速可达80公里,运输能力提高3倍,并可以负担大型载重车辆通行。


中国筑路队为巴基斯坦修筑了89座桥梁和1474道涵洞,建设中共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为修筑这条公路,中国共投资数亿人民币,先后派出2.2万工程技术人员及筑路工人。在全长1224公里的线路上,有1007公里是由中国工人完成,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可以说,中巴公路上的每一公里都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

你可能喜欢


原来中国高铁这么厉害,绝对是一个超级工程!

为中国超级工程点赞!这个工程咨询界的“诺贝尔奖”有六个,中国拿了仨




有投稿意向的单位、个人,请联系QQ/微信:2505261442(长按数字可复制)

或者将作品发送至2505261442@qq.com,请注明作者姓名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