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土建工程 > 正文

一篇文章学完变形缝的那些事儿

  • 专业分类:土建工程
  • 2015-08-31 09:35

(图片如看不清楚,请点击图片后放大查看)


变形缝基本概念

定义:为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坏,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位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以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使建筑物破损。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而预留的缝称为变形缝。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伸缩缝——水平方向自由变形

地基不均匀沉降——沉降缝——垂直方向自由沉降变形

地震——防震缝——防地震水平波的影响

1、伸缩缝

1)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缝。

2)缝宽与间距: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一般为缝宽20~30mm。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建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所作的规定见表1和表2。

3)影响因素:温度变化

4)结构处理:

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最好设置在平面图形有变化处,以利隐藏处理。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

5)节点构造

墙体伸缩缝   楼地板层伸缩缝   屋顶伸缩缝


2、沉降缝

1)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沉降缝。

2)凡属下列情况应设置沉降缝:

Ⅰ.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Ⅱ.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

Ⅲ.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Ⅳ.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Ⅴ.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多时,应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简单的体型,在各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

3)沉降缝的设置

沉降缝的设置特点,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断开。

沉降缝的设置宽度:根据基地情况和建筑物高度而定。

沉降缝的盖缝条应固定在缝的一边或单独分两边固定。

4)节点构造:

墙身沉降缝

屋顶沉降缝

楼板层沉降缝

基础沉降缝

地下室沉降缝


3、防震缝

1)定义:针对地震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建筑物结构断裂,发生破坏的部位而设置的缝。设计烈度在7~9度的地震区需要设抗震缝。

对于设计烈度在7~9度的地震区,当房屋体型比较复杂时,如L形、T形、工字形等,必须将房屋分成几个体型比较规则的结构单元,以利于抗震。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引起破坏。

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2)宜设置防震缝的情况

3)影响因素:地震水平波的影响

4)防震缝的设置宽度

5)构造要点:

1、基础以上断开,基础可不断开。

2、缝的两侧设置墙体或双柱或,一柱一墙,使各部分封闭并具有较好的刚度。

3、防震缝应同伸缩缝和沉降缝协调布置,做到一缝多用。

4、平面复杂,相邻建筑刚度相差大,应将屋顶至基础全部分开。


4、沉降缝的设置特点

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在砖混结构中,沉降缝两侧建筑的基础通常采用两种方案:

①挑梁基础,即在沉降缝一侧墙的基础按正常设置,另一侧的纵墙由悬挑的挑梁承担,梁端另设基础梁和轻质隔墙。

②采用双墙方案,即在沉降缝两侧都设承重墙,以保证每个独立单元都有纵横墙封闭联结,结构整体性好。在两承重墙间距较小时,为克服基础的偏心受力,可采用在平面布置上为两排交错设置的独立基础,上放承墙的基础梁。

沉降缝同时起着伸缩缝的作用,在同一个建筑物内,两者可合并设置,但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沉降缝通常采用双柱悬挑梁或简支梁作法。



5、设置防震缝的情况

设置条件: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防震缝。

(1)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

(3)建筑物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钢筋混凝土结构遇到下列情况时宜设防震缝。

(1)建筑平面中,凹角长度比较长或者凸出部分较多;

(2)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

(3)建筑物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或者荷载相差悬殊;

(4)地基不均匀,各部分沉降差过大。


6、防震缝的设置宽度

缝宽:在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中,防震缝宽50~70mm。

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

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

6度地区,建筑每增加5m,缝宽增加20mm

7度地区,建筑每增加4m,缝宽增加20mm;

8度地区,建筑每增加3m,缝宽增加20mm;

9度地区,建筑每增加2m,缝宽增加20mm;

框架-剪力墙结构,取上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抗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较大一侧确定缝宽。



以上由微信号豆丁施工整理,转载请注明。


重磅推荐

精品工程建设相关微信号

工程知识:偏重各类工程方向前沿、行业新规汇总


豆丁施工:偏重建筑施工技术解析、施工现场管理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