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建筑设计 > 正文

麻省黑科技:气动表面让建筑设计脱离重力束缚“破茧成蝶”

  • 专业分类:建筑设计
  • 2018-04-20 09:43


传奇物理学家霍金于不久前辞世,可大师的预言却从未走远,在时刻警醒着人们,地球不会是我们永久的家园。在BBC纪录片《Tipping Point》中,霍金一再强调人类必须要殖民其他星球,因为小概率毁灭性灾难的发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同时,霍金十分担忧全球变暖将很快来到一个不可逆的转折点,这会让地球变成如金星般表面温度高达250摄氏度,同时下硫酸雨的所在。若一切终将逝去,人类又将如何应对移居完全不适宜生存的外星球,如何建造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家呢?

从国际空间站到近几年出现的火星一号计划,移居外太空早已不是新兴概念,人类对自己在世界之外的居所也有了很多创想。火星一号计划提出过他们设想的火星永久居所雏形,不过仍是需要在地球生产并运往火星的结构。

类似的想法也见于NASA 2015年用可充气结构扩建国际空间站的方案,虽然减轻了重量降低了运送成本,但还是需要地球做后援而不能独立运行。

近年来,太空3D打印技术不断进步,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公司Made in Space的Archinaut项目让绕轨道飞行过程中完成3D打印并建造空间结构成为可能。尽管这些方案各有千秋,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仍然在用“地球思维”建造空间。试问在环境条件与地球千差万别的外太空,人们是不是也应该重新思考建筑的定义呢?

在过去的一年里,MIT Media Lab的City Science Group开始研究当建筑失去地球上最大的敌人——重力时,又能获得怎样的新生?这项研究将探索在地球上无法应用,但在零重力条件下却能发挥极大作用的气动表面材料。这种材料所具备的柔软,可变性强等特性给了研究团队设计人体尺寸层面的建筑,即能穿在身上的建筑空间的机会,他们也因此将这个项目命名为Spatial Flux。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神奇的气动表面材料长什么样吧。

其实在2014年,UCL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Lab的两位建筑师Francois Mangion 和Becky Zhang就利用这种“气动肌肉”硅胶模型结合脑电波技术,设计了响应人类大脑活动的建筑空间。在他们的设计中,气动硅胶装置可根据人们的想法而移动,改变所形成的建筑空间。在互动建筑设计中,这种设计思维本身就是一次用生物学范式取代机械原则的革新。让空间与人们的大脑功能直接互动,使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不断适应使用方式的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改变。

基于UCL两位建筑师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气动软机器人技术的参考,Spatial Flux的主创人员Carson Smuts和Chrisoula Kapelonis 进一步探索了软机器人技术在建筑设计中所能带来的其他突破性进展。

“无论是在外太空还是高密度的城市区域,空间都是极为珍贵的。创造能随人体的需求而存在,又能随需求的停止而消失的临时建筑,是设计未来城市的基本要求。零重力可能成为重新思考建筑设计方法的跳板,因为它迫使我们批判性的思考建筑语言本身。例如,在零重力下,地面的概念将不复存在,用来建造地面的种种材料也变得模糊起来——材料本身的地板面和天花板面不再有两面之分。这样的表面或是材料成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存在,充满着无限临时空间变换的可能。没有了重力的束缚,我们就有机会重新思考这些空间关系了。”

虽然设计还处于初尝试阶段,但已经能看到一个形随身动的建筑空间雏形,一个脱离了X(东西)Y(南北)Z(重力)限制的设计思考。想象一下,若是运用气动软机器人技术在人类的外星新家园能将这种理念大规模实现,又何尝不是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呢。如此说来,还真是期待看到建筑的百炼钢变成绕指柔的一天。

图片来源:Mars one Air & Space Archinaut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Lab MIT Media Lab

本文摘自:设计癖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