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项目管理 > 正文

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CEO陈湛匀论建筑产业新形态

  • 专业分类:项目管理
  • 2018-07-19 09:18

摘自丨中新网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后不断涌现的互联网新技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建筑行业也在大数据、云计算、BIM、VR以及AI等新技术的融合下,逐渐向数字化、虚拟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式也在不断向精细、安全、节能的智慧化方式转变。作为建筑行业的第一线——施工现场的智慧化模式便应运而生。

  智慧工地的新模式要求施工满足精细、安全、节能的理念,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满足环保节能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现场地安全隐患。它借助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信息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互联互通,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而智慧工地优秀的效益让建筑领域的众多企业对其运营成果有迫切的需求,希望可以借此可以实现对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

  为此,佛山市南海区建筑业协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佛山市房地产行业商会、多家建筑产业集团、行业专家教授、全球共德、多个著名房地产开发商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建筑新模式,产业新形态”智慧工地研讨会。全球共德亦在当天发表了智慧工地的运营成果和大数据信息,现场参加的建筑企业纷纷对智慧工地数据的转换价值进行深入讨论,并就智慧建筑新模式碰撞出许多发展的新思路。

  应邀出席的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首席执行官陈湛匀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陈湛匀认为:智慧工地除了包含建筑行业智能化管理的功能外,与建筑产业结合这一新模式还能解决建筑行业存在的多项老大难问题:

  第一、智慧工解决施工安全

  建筑工地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基坑、边坡支护安全,模板工程安全,“三宝”、“四口”防护,脚手架搭设安全都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大部分的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有限,安全意识缺乏,很容易在施工时因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害和工程损失。

  施工现场因其具有大量重机械设备而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因此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智慧工地系统采用多种纬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全天实时监控由建筑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对特种设备的运转、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等进行监控及预警,智慧工地的智能管理设备及系统将有效解决安全问题,极大程度提高了工地事故的应对能力。

  第二、智慧工地新模式可以履行节能绿色理念

  建筑工地的飞尘、噪音、施工垃圾等一直是制约文明城市的主要污染源,由于过多的沙石,水泥材料,使工地附近的空气质量非常的差,为市民带来很多不便。冲洗水泥车会使工地附近的路面非常泥泞,水分蒸发后,又会使路面凹凸不平。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是施工方需要注意的,等到相应部门的罚单追查就非常难堪。未来智慧工地新模式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的理念,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湿度、温度、废水、废物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节,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第三、智慧工地新模式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而言,BIM技术可以实现多维度的可视化观测,模拟、设计二维空间的实物构造,避免设计上的缺陷和遗漏,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周期;VR技术可以将虚拟变为现实,给工地管理、施工人员很好直观的感觉,也可以通过BIM+VR管理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并及时掌控工程施工情况,让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工程分工和监督整改得到合理调控,从而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能力。

  智慧工地的新模式还包括实名制管理,可以实现建筑用工和建筑项目的网络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不同工种的科学分工和合理配置,真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是建筑行业实现透明、高效和低成本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有助力建筑行业实现数据化、虚拟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升级。

  佛山市南海区建筑业协会会长周泳锋先生在会上发表讲话中指出:当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是支撑“互联网+”的主要技术,企业进入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研判,对市场及客户需求的深入洞察,以及企业自身价值和资源的正确分析。

  在建筑行业已经进入全新模式的现在,需要一个整合建筑全产业链的资源平台,带动建筑产业发展新的形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联合多个建筑产业链企业,使上下游、服务链、供应链实现互助互利,从而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资源“独占”,走向资源“共享”,打造真正的互联网+建筑产业的生态圈。


投稿合作请联系客服微信:fengdi35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