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病害处理作业指导书

本文档由 0mn1jn0h1tdc5npqvx 分享于2017-06-16 15:59

LQ 内容简介1、断桩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   1.1造成原因:   1.1.1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泥浆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底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   1.1.2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泥浆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1.1.3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    1.2防治措施:   1.2.1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清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清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 ..
文档格式:
.doc
文档大小:
48.0K
文档页数:
4
顶 /踩数:
0 0
收藏人数:
1
评论次数:
0
文档分类:
作业指导 --  桥梁工程
添加到豆单
文档标签:
桥梁基础作业指导书 桥梁桩基作业指导书
系统标签:
混凝土 灌注桩 处理作业 常见病 灌注 导管
下载文档
收藏
打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推荐豆丁书房APP  

获取二维码

分享文档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复制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复制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复制

默认尺寸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