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及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汇总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企业从事建设项目投资活动之前,由可行性研究主体业咨询机对市场、收益、技术、法规等项目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分析项目必要性、项目是否可行。本专题针对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进行一下汇总,以方便大家下载学习!

分享:

目录一: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展示

  • 本次环评路段路线全长56.40km,全程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23m,2782m/229道、通道(天桥)1359m/35道,桥隧比12.68%,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154.17万m³(自然方,下同)填方总量306.79万m³(含159.08万m³利用方和199.65万m³外购借方),弃渣47.03万m³,项目总投资30.1425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344.41万元。初步拟定于2014年4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开工建设,2016年10月完工,建设工期30个月。
    %> 星级: 大小:8.1 MB 页码:321页
  • 绕城路道路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4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 .pdf可研,报告,帮助,可研报告,项目工程,道路连接线
    %> 星级: 大小:20.4 MB 页码:125页

目录二: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指南

  • 项目背景和特点:353省道南京六合金牛湖至程桥段是在原扬州至滁州公路南京段二级公路建设过程中,道路等级调整为一级公路并变更名称后的新工程。原扬州至滁州公路南京段工程全线为二级公路,起于六合区与滁州来安交界处合安大桥,沿途经过程桥镇、竹镇镇、马鞍镇、冶山镇、八百桥镇等地,终点位于八百镇与扬州仪征交界处,与西部干线、东部干线相接全长约35.1km工程总占地1814.31亩,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为15m,采用沥青砼路面。
    %> 星级: 大小:8.1 MB 页码:332页
  • 推荐资料贵州某公路设计投标文件[湖北]三级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48页(路拱涵边坡)全长20km溶洞发育区浅埋盾构地铁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46页1  概述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及规划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4  技术标准5  建设方案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  经济评价8  实施方案9  土地利用评价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1  节能评价12  社会评价13  风险评价14  问题与建议附图纸:255张……三级公路路线长19.071公里。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路基组成为0.75米(土路肩)+2×3.50米(行车道)+0.75米(土路肩)。桥梁宽度:净8+2×0.5米,隧道净空:5(高)×9(宽)米。桥梁150米/1座,平均每公里桥长7.865米,涵洞38道,平均每公里1.993道。项目地处高山峡谷区,所经路段采空区十分严重,路线方案是否合理,路基、桥梁、防护、排水等设计是否可靠、安全、经济合理,都依赖于对沿线采空区的认知水平和成功治理经验。……213页,附图纸255张。编制于2015年路线方案图采空塌陷造成旧路破坏煤渣堆积体易形成泥石流路基防护路面结构方案图涵洞布置图桥型布置方案图拱形骨架植草护坡
    %> 星级: 大小:305 MB 页码:4页

目录三: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盘点

  • 资料目录第一章 总概述1-1 1.1 项目背景1-1 1.2 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 1.3 研究范围1-2 1.4 项目概况1-2 1.5 与《建设规划》的对照1-5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2.1 项目背景2-1 2.2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2-1 2.3 城市现状及发展规划2-4 2.4 城市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2-12 2.5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2-21 2.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3 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3-1 3.1 自然条件3-1 3.2 区域地质背景3-3 3.3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3-6 3.4 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3-9 3.5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3-9 3.6 地震效应3-11 第四章 客流预测4-1 4.1 客流预测编制依据、预测年限及范围4-1 4.2 客流预测的基础资料4-1 4.3 客流预测方法和模型4-1 4.4 客流预测结果4-7 4.5 客流预测结果分析4-18 4.6 客流敏感性分析4-20 第五章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5-1 5.1 系统概述5-1 5.2 系统设计规模及输送能力5-1 5.3 行车组织与运营计划5-6 5.4 运营管理5-16 5.5 运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5-17 5.6 运营要求评价5-19 第六章 主要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6-1 6.1 主要设计原则6-1 6.2 主要技术标准6-1 第七章 车 辆7-1 7.1 车辆选型原则7-1 7.2 车辆选型方案及可行性7-1 7.3 采用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7-3 7.4 车辆国产化建议7-5 7.5 附图7-6 第八章 限 界8-1 8.1 设计依据8-1 8.2 主要技术条件8-1 8.3 设备和管线布置原则8-1 8.4 制定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8-1 8.5 建筑限界8-1 8.6 附图8-2 第九章 线 路9-1 9.1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9-1 9.2 线路概况9-2 9.3 线站位方案研究9-4 9.4 线路敷设方式研究9-19 9.5 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9-22 9.6 辅助线的设置9-32 9.7 预留交叉衔接线路方案9-33 9.8 附图9-35 第十章 车站建筑10-1 10.1 车站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10-1 10.2 车站型式与功能评价10-2 10.3 标准站设计10-5 10.4 各车站方案研究10-18 10.5 车站建筑装修10-46 10.6 车站
    %> 星级: 大小:503 MB 页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