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海·左岸澜庭地处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城板块,莲花湾畔,可眺望珠江支流沥江的一线江景。呼应外部“一岛三江三山”的优越环境,社区以“公园里的家”为核心理念延伸诗意的自然。
居于城市中枢产业发展的黄金中轴脉络,万科高端产品系「拾系」朗拾首入南京,于环伺的都市繁华与自然生态中,以都市里的度假岛屿为立意探寻城市、自然与人的和谐对话,建构起静谧雅奢的度假酒店式社区。
项目入口的一处趣味三角绿地,是广州首座超20000m²的飞盘主题公园,这里联结了城市与社区,开启活力社交生活,拿捏新型生活方式,实践未来有趣青年新社区的人居主张。
泰国的季风气候令洪水和干旱问题日益严重。该项目试图通过“海绵”般的设计,在雨季保留雨水,同时在旱季释放出12.8万立方米的水。场地旁边的Phai Sing To水渠受到了城市径流和污水的影响,利用湿地植物进行生物修复净化后,每天可以产生1600立方米的清洁水。
荷树公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五一片区,周边教育资源丰富,同时分布有住宅、商业、医疗等生活配套,居住密度大,人流充足,但户外自然活动空间相对欠缺,项目因此定位儿童友好型社区口袋公园,在街区与大楼之间营造一处绿荫梦想地。
Tom Lee公园修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回应了密西西比河的动态生态系统。修复后的土地,以及景观设计师为本项目引进的本地耐寒植物,将为沿河走廊吸引大量的鸟类和昆虫,进而促进植物的授粉与生长。规整后的平坦草地和地形将为这里创造出令人惊讶的全新河流景观。
该设计融合了有机的几何形式、原生植物和适应性植物,以及产自当地的可持续建筑材料。实用且可持续的绿色基础设施包括雨水花园、滞留池和一片能够为干涸小溪提供水源补给的大型生态湿地。精心种植的树木降低了街道噪音,新增加的333棵树每年可以实现4万磅的固碳量。
本案项目隶属于华侨城·万科世纪水岸社区,位于南昌市象湖之滨。因毗邻玛雅乐园、庆典公园、文旅综合体等资源,文旅气息浓郁。
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汇入钱塘江的交汇处,这样的汇入流向正好与未来人流进入场地的流向不谋而合。以此为灵感,景观奠定了“入江”“观潮”“逐浪”的三大空间策略。
多年以来,Moskva河边的公园都处于荒废状态。当地居民没有散步、运动、休息的空间。设计旨在将公园变成一个吸引人的景点,类似城市休闲区和郊区森林的结合体。
上海南桥书院 /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