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建筑设计 > 正文

北京鸟巢的后现代建筑空间特征

  • 专业分类:建筑设计
  • 2015-07-21 11:13



内容提示


“自 由的建筑”、“没有固定界限和用途的空间”、“公园中自由散步的感觉”,这是伊东丰雄对后现代建筑空间的一种诠释。"功能、结构与美"是建筑生存的条件和 原则,同时也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不论是哪个时期、哪种流派的建筑,都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否则它就不是建筑。在这里笔者主要是以北京鸟巢为例来概述 后现代建筑空间功能、结构、美方面的表现手法。

伊 东丰雄在描述他设计并获奖的日本仙台媒体中心时说空间是为人服务的。他说 “我基本的构想,就是去设计一种自由的建筑,没有墙壁,各个房间之间尽可能地取消隔墙,取消内部与外部的界限……”、“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界限和用途的空 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如同人们在公园中自由散步的、连续的感觉,它的使用意义是由使用者决定的”。“自由的建筑”、“没有固定界限和用途的空间”、“公园 中自由散步的感觉”,这是伊东丰雄对后现代建筑空间的一种诠释。

后现代空间具有不确定性,没有明确的空间坐标,人们找不到他们的目的地。
其空间的范畴超越了个人的能力,在这个空间的布局中人们不能为自身定位,不能认知我们周围的一切,人的身体与周围环境不再有联系。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一种比喻与象征,我们当前的思维对它无能为力。

      一、 完善的空间功能
       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重视功能上的完善,他们认为这是建筑师永远不能忘记的重要原则之一。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设计的北京鸟巢除了华丽的外形外,看台、赛场及 看台和赛场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空间的关系;观众和运动员身处这个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及状态成为设计起点。他们认为,为观众和运动员服务是体育馆的 本质功能,因此,如何安置庞大的人群;如何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比赛;如何使观众的情绪与运动员互动;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运动员的最佳状态,成为他们设 计时的重点考虑因素。最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将看台设计成碗状,这样当运动员站在场地中心时,呈放射状的看台使每个人都能看到你,同时运动员也可以和观众 直接接触。

       安全性是决定空间功能是否完善的必要因素。鸟巢的逃生性能成了建筑师在考虑整个设计时的重中之重,鸟巢一共有42 条逃生通道,每条逃生通道都采用了回廊型设计,这样楼梯的梯段变成了“之”字形的折线形,而不是笔直通道,这样设计也就避免了人在逃生时连续摔落而受伤。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以紫荆城为中心,一条南北贯通的轴线穿过这个代表权力与政治的中心,正好落脚于奥运村,鸟巢就在这条轴线的最北端,沿着皇家中轴线延 续到此的古典文化,将如何变成体育的平等精神呢?这将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体育馆的精神功能。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从中国古代器皿,如早期的玉壁、玉璁、文化期 的陶罐到宋代的瓷器中找到了答案,他们认为建筑像容器一样,所以瓷器造型在这里变得很适用。以外,他们在建筑的用色方面也很大胆,红色是中国皇家建筑的主 色调,所以他们把集散厅墙面、看台板下表面喷涂红色涂料,包括体育场的椅子也是红色。

       二、 结构塑造空间
      “每当建筑的功能有新的发展而要求更开阔的空间时,首先就同旧的屋顶的支承的结构发生矛盾。而历史上建筑结构的每一次重大进展,主要的也就在于暂时解决了这个矛盾”。这就道出了空间的塑造依赖于结构。

       鸟巢是由12 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梁、板、柱组成的异型框架—— 剪力墙结构,约14 700 块预制看台板与大跨度斜梁安装在框架结构上,看台则是由大量斜梁、斜柱、空间环梁及弧形墙等异形构件构成。24 榀门式桁架组成的钢结构形成了它的表皮,其中大部分是直线贯通或近似直线贯通,钢结构上层为ETFE 单层张拉膜,下层为PTFE 膜声学吊顶。设计师充分发挥这两种材料的特性,创造出了独特的室内光影效果,此外,把钢筋混凝土与钢充分运用于自由的有机形式,充分利用它们的可塑性和抗 拉性能,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容器,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室内空间,将它们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解决了看台的问题,鸟巢的看台与普通的体育场看台不同,它的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并由悬挑梁把三层牢牢地联结在一起,这种看台 最初是为需要保证声学质量的剧院的看台设计的。重叠的看台使最后面的观众与体育场最中心的距离缩短了近50 m,把看台的最远距离控制在了142 m(人的熟视距离为150 m),避免了观众因为距离太远、眼睛过度而产生厌烦情绪。同时建筑师还严格控制了看台悬挑过分重合,确保人的视角不超过35 度,如果看台过分重合,坐在看台最远端的观众就会离地面有68.5 m 高,这相当于观众坐在二十多层的高楼顶端观看比赛,这一高度使人产生恐惧,视角在35 度内,这样观众在比较平视的角度观看比赛就容易忘记自己身处的实际高度。

       三、 形式美
       早期大空间建筑的形式塑造未能突破技术的限制创造出更合理、更富有生长动势的建筑形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促使建筑师不断去研究 各类结构的可能性。他们发现各种结构存在着许多同样合理和良好的方式,这些方式又有许多不同的合理的发展方向,其中有一种外观比其他的更好看,这种趋向就 是建筑师追寻的。

       整个体育馆是由钢编织成的巨型网状结构,从外面看犹如无数根树枝编织成的鸟巢。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设计思想里还引入了东方传统工艺文化中镂空的手法,并 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工艺融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镂空雕塑品,赋予了体育场无与伦比的震撼力及不可思议的戏剧性。

       四、 空间的色彩、质感
       建筑的色彩与质感是分不开的,当我们掌握色彩的搭配原理并知道他们的好处时,我们就会同时知道质感的优点了,并对质感变得敏感。

       北京鸟巢是一个将中国元素、国际潮流熔于一炉的后现代建筑,它通过不同材料、不同色彩、不同元素将不同功能分区结合在一起。体育场的内、外立面是由灰色 矿质钢网覆以透明膜材料编织而成,此外,3 层、4 层内外两侧还设置了采用彩釉图案处理的隐框全玻璃幕墙。集散厅墙面采用亚麻地面、红色涂料,顶棚平板部位及看台板下表面分别喷涂黑色涂料和红色涂料,1 层大厅地面则采用机切碎拼石材拼砌。

       五、结语
       在多元的社会里,后现代主义作为重要的理论观点,已深深扎根于世界文化中。它包罗各种不同的思想,因而它的作品显得杂乱,但它却弥补了现代建筑的缺陷;它强调一个建筑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及运用手法,并把这一理念引入生活中的每个领域。

【住址】手动添加微信号:doudingjz,或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建筑大本营,用心做建筑!

【活动】关注豆丁建筑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建筑资料大礼包!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