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 | 威海市住建局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于我们立即删除该作品。
为更好的提升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威建集团统筹工程策划、设计、施工等阶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有效减少工程全寿命期的建筑垃圾排放,现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理经验》在全市范围予以推广。
一
源头减量篇
一、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行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模式,如预制楼梯、叠合楼板,减少现场切割和湿作业。
二、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减少设计中的“错漏碰缺”,辅助施工现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应用BIM数字化算量工具精准计算材料需求量,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避免过量采购造成材料浪费。
三、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和职责分工,提出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的具体措施。
四、做好设计深化和施工组织优化。结合工程加工、运输、安装方案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节点构造和具体做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施工工序,推行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实现精准下料、精细管理,降低建筑材料损耗率。
五、强化施工质量管控。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严把施工质量关,强化各工序质量管控,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或修补。加强对已完工工程的成品保护,避免二次损坏。
六、提高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的重复利用率。施工现场办公用房、七牌两图、围挡、大门、工具棚、安全防护栏杆等重复利用率高的标准化设施,应用金属防护网、拼装式道路板等周转材料。
七、推行临时设施和永久性设施的结合利用。充分考虑施工用消防立管、消防水池、道路、围挡等与永久性设施的结合利用,减少因拆除临时设施产生的建筑垃圾。
八、推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再利用。充分利用混凝土、钢筋、模板、珍珠岩保温材料等余料,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加工制作成各类工程材料,实行循环利用。施工现场不具备就地利用条件的,按规定及时转运到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进行资源化处置和再利用。
九、施工方法升级,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替代木模体系。铝合金模板周转次数达150次以上,在提升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木材消耗。铝模具有高度的可回收性,使用后的铝模经过简单处理即可再次利用,有效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施工工艺改进,采用免抹灰工艺。免抹灰工艺通过避免墙面抹灰层的施工,直接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在垃圾减量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50%以上的落地灰产生。
十一、采用样板引路制度。明确各种材料规格,形成统一操作标准,避免因设计变更导致材料废弃。
二
过程管控篇
一、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和标高,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平衡挖方量与填方量,减少场地内土方外运量。
二、在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采用封闭式智能化洗车平台、三级沉淀池等,避免遗撒渣土。
三、现场设置钢筋集中加工场,采用集中加工配送模式,减少现场边角料产生。损耗率降至1.5%以下(传统模式为3-5%)。
四、现场设置木工集中加工区,通过精确计算材料用量,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废弃物,显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剩余的边角料可以用来制作垫板、垫片等小型辅材,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五、建立智能地磅系统,设立材料集中管控区,实行限额领料模式,实现从入库、领料、使用到余料回收的全流程监控。
六、使用破碎混凝土、砖瓦用于场区临时道路路基回填。
七、建立奖惩机制,将垃圾减量纳入施工合同条款,对班组进行量化考核。对产生垃圾量少的班组给予奖励,对浪费严重的班组进行考核。
八、定期开展绿色施工培训,提升工人环保意识,教授材料节约技巧(如模板合理排版、砂浆随用随拌)。
三
集中外运篇
一、施工现场设置高层垃圾通道,在每个楼层设置垃圾进料口,与建筑垃圾转运站搭配使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等可以通过这个通道迅速地从高处楼层输送到地面指定位置,大大提高了垃圾清运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垃圾在转运过程中出现遗撒、二次污染等。
二、实行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分类处置。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严禁将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设置垃圾分类存放区,按金属、木材、混凝土、塑料等分类堆放。
三、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转运池,设计遥控卷帘门与喷淋装置联动系统,平时处于封闭状态,当卷帘门开启时,喷淋装置自动启动,可以有效地减少清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其封闭式结构可以防止垃圾被风吹散,也可以避免垃圾被雨水浸泡,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环境。
四、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时办理)。
五、签署建筑垃圾消纳合同、运输合同(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时办理)。
六、建立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台账,包含外运时间、运输单位、车牌号、垃圾种类、目的地、照片、责任人等。
七、编制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八、存放建筑垃圾处置备案表。
九、签订建筑垃圾规范处理承诺书。
十、确认运输单位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
十一、下载安装“智信”手机App,办理垃圾外运电子三联单。产生单位发起运输的类别、方量、运输车辆车牌号、消纳场所位置,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流程发给运输单位;现场装填好车辆后由运输单位司机确认装填与产生单位填写是否一致并签字确认流程发送给消纳单位;运输车辆到达消纳场所后,由消纳场所对运输垃圾进行确认并完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