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gooood谷德设计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山体绿化,通过与自然的交织渗透,将入口门岗建筑群与山体之间形成重构对话关系。门岗建筑形式景观化引入自然山体,促使白云山自然空间与城市广场绿地形成亲切的互动。
感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gooood的分享
云山南路集散广场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侧,是接待各方来客的重要出入口。设计通过新时期建筑与自然的对话方式,实现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转译。利用地域文化元素重构白云山门户建筑,活化城市与自然的入口核心空间。利用新材料和新颖的建筑手法重新塑造白云山南门的时代新形象,在继承中发扬白云山的历史文化。
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的白云山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云山南路集散广场作为白云山最重要的出入口,因附近坡下新景区修建原因,原广场需拆除大半,部分现状大树也需迁移,因此同步实施了本次改造项目。
▲入口门岗位置靠后,标识性较弱,造型特点不够鲜明,附属建筑功能混乱,风格不统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场内落客区与游客集散区混合,人车混流的情况十分严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场内现状大榕树郁闭度高,且多棵大榕树因坡下景区修建原因需迁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上对现状场地及周边环境深入研究和梳理后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包括斜坡式前广场、云伞门岗构筑物、集散后广场、附属功能用房服务区。北区位于现状上山道路东侧,利用南低北高天然植被覆盖的山坳地形,修建电瓶车停车广场。设计以“白云生处、木棉花开”为主题,树立白云山大门的新门户形象,增强入口特色,提升进山标识性。
▲改造前后平面图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1 空间优化——标志性门楼前移,功能分区与景观层次优化新建南门集散广场工程,将门岗的标识性功能和检票功能分离,将标识性门楼前移至现状大榕树前方,极大的提高了白云山主入口的昭示性。成为统领整个白云山南门集散广场,指引上山游客的重要景观地标。
02 形态优化——增加云伞构筑物,形成白云山独特的标识白云山因白云缭绕、青山笼罩在茫茫云海之中而得名。景观雕塑形态取意“云间花海”,通过伞状不锈钢结构雕塑的高低大小组合变化,形成一片轻盈飘逸、重叠幻影、通透洁净的云海。
▲形态推演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门云伞,改造设计后标识性增强,成为热门打卡地 © 超越视觉03 交通优化——结合周边区域交通优化,实现南门整体人车分流根据白云山南门区域交通优化改造,北环高架南侧、云山南路东侧复绿新建绿化景观及生态停车场,社会车辆统一在生态停车场停靠及下客。结合现状条件将电瓶车停车楼选点在检票口后东侧山坳处,利用南低北高的地形,建设电瓶车停车广场。
▲改造前后交通梳理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4 单体优化——建筑单体更新,完善服务功能建筑形式在尊重地域性、挖掘文化性的基础上,建筑的单体设计体现一定的新时代特色,用不锈钢、玻璃等新材料、较为新颖的建筑单体手法来重新塑造白云山南门的时代新形象,在继承中发扬白云山的历史文化。
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山体绿化,通过与自然的交织渗透,将入口门岗建筑群与山体之间形成重构对话关系。门岗建筑形式景观化引入自然山体,促使白云山自然空间与城市广场绿地形成亲切的互动。
▲新建建筑与山体空间渗透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过对云朵与广州市花木棉花的形态转译,取白云之意,构岭南之风。通过新颖的建筑手法和新材料的使用来重新塑造白云山南门的时代新形象,在传承中发扬白云山的历史文化。
以 “日景云海、夜景花海”为意境打造体现白云山特有文化内涵的不锈钢结构雕塑群,为南门增加新的特色,做到新旧结合,保留与更新兼顾。
在尊重地域性、挖掘文化性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新时代特色,寻求继承与更新的平衡点。探索了白云山生态更新模式,推动“还绿于民”、“为老城区添加新活力”建设的开展。打造绿意盎然的城市名片形象,从而形成城市到自然过渡的一个地标性特色空间,形成城市、自然、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设计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环境艺术设计一所公司网站:http://www.scutad.com.cn/项目设计&完成年份:2020.01/ 2022.11建筑:何镜堂、吴中平、陈晓虹、苏朝浩、陈鹏、卢珊丽、郑旭光、吴张豪结构:王帆、罗志锋、周汉香、牛喜山、黎文豪、郭伟刚、陈宇菲